奧斯卡‧雷文特Oscar Levant (鋼琴)
奧斯卡‧雷文特為美國鋼琴家、作曲家、作家、搞笑藝人與演員。
8CD特別版精美專輯,包含124頁豪華解說冊,以及許多珍貴資料與照片,見證雷文特這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不凡的演奏才華。
收錄其在SONY唱片公司的完整錄音,所有原始的類比錄音,均以24 bit-192 kHz技術加以轉換處理。絕大多數的錄音均為首度發行CD,並由專家撰寫全新介紹:偉大美國歌本之大使。
雷文特(Oscar Levant, 1906-1972)為近代美國的藝術家,同時身為鋼琴家與作曲家,也是作家、搞笑藝人與演員。在其事業最高峰時,是美國酬勞最高的演奏家。受歡迎程度遠遠超越霍洛維茲與魯賓斯坦,更曾踏上好萊塢的星光大道,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在古典樂界至今仍不多見。
年輕時雷文特在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門下受教三年,與托斯卡尼尼、畢勤、萊納、奧曼第、米特羅普洛斯等指揮皆曾合作演出,也是其好友蓋西文作品的最佳代言人。1934年的熱門流行曲「歸咎於我的青春」(Blame It On My Youth)便是他的創作。1949年首次登上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與指揮米特羅普洛斯及紐約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蓋西文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當時紐約時報的樂評家Olin Downes評論表示:「他那如歌唱般的音調美得令人心融化…他將能成為藝術大師」。
曾參與20部電影與電視劇的演出,包括:Kiss the Boys Goodbye (1941)、Rhapsody in Blue (1945)、The Barkleys of Broadway (1949)、The Band Wagon (1953)等。在1951年的電影《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中他飾演窮途潦倒為生活打拼的鋼琴家庫克(Adam Cook),幻想自己因演奏蓋西文的F大調鋼琴協奏曲而獲得眾人掌聲。在這段音樂中他身兼數角,除了演奏了鋼琴、同時擔任指揮、小提琴、打擊樂器。此外,也與另一位主角金凱利(Gene Kelly)合作精彩的「Tra la la la之歌」的演出。
這套專輯是雷文特這位獨一無二的鋼琴家在SONY唱片公司的完整錄音,8CD收錄蓋西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藍色狂想曲、德布西:月光、棕髮女郎、貝多芬:月光、悲愴鋼琴奏鳴曲、舒曼:夢幻曲、蕭邦:練習曲、夜曲、波蘭舞曲、馬厝卡舞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奧乃格:鋼琴小協奏曲、魯賓斯坦: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哈察都量:降D大調鋼琴協奏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拉威爾:死公主的孔雀舞曲、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變奏…等,多樣的曲目,見證這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不凡的演奏才華。其中更包含了兩首雷文特的創作:「隨著節奏」(Con ritmo)與「本日特餐」(Blue Plate Sepcial),是最能展現他作曲與音樂風格的作品。
專輯為1942-58年完成的類比錄音,所有錄音均以24 bit-192 kHz技術加以轉換處理,且絕大多數均為首度發行CD。在124頁豪華解說冊中,包含許多珍貴資料與照片。並由專家Michael Feinstein撰寫全新介紹:「偉大美國歌本之大使」(the Ambassador of the Great American Songbook),詳細介紹這一位曾經備受矚目的表演藝術大師。